糖尿病前期是現代醫學近年所發明的新名詞,是指受驗者的血糖值偏高,但是尚未達到糖尿病標準。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只要盡快改掉過往惡習,便能很快恢復正常。一般糖尿病前期的人除了容易疲勞和多喝多尿現象外,其它症狀並不明顯,因此不易察覺。
二百年來,隨著西洋醫學傳入中國,便推翻中醫藥學,在特定疾病灌輸百姓錯誤的治病觀點,讓歷史悠久中華傳統醫學開始備受質疑,改革開放以來,歷經4次以上的大規模封殺,阻礙中醫藥發展,導致中醫許多珍貴經方失傳。若從過去歷史發展看,數百年前,傳統中醫醫學的傳承與發展方式均採師承制,從辨證論治到採摘認識中藥材、炮製學、方劑配伍,每個階段講究不馬虎,自然能夠藥到病除。如今,重西醫輕中醫發展的教育改革環境下,師承制配伍精湛的老中醫們(民間郎中)面臨後繼無人、衰亡局面,剩下來的多數是重理論缺乏開方經驗的學院派中醫。
數千年的傳統中醫非常重視經驗的傳承,所以有人說中醫是經驗醫學。有興趣研讀深入古中醫的現代人,可能會發現其實中醫是很科學的,也像物理醫學,反觀西洋醫學在辨病或藉助檢測儀器診斷治療過程中並不科學,而是科技。
如果要解釋何謂科學治病?我們認為,無論是以毒攻毒藥療還是無毒性食療(動植物藥膳),只要能夠在絕多數病人身上反覆看見不適症狀都逐月改善,且每次複診各項數值都越來越好,同時藥品愈吃愈少,最終,可不必再依賴藥物控制檢驗數據,恢復良好生活品質、健康老化,那麼對於生病的人而言便是最有科學根據且實實在在的配方。反之,如果一個藥品讓人藥愈吃愈多,全身不適症狀和失眠愈來愈嚴重,即使這顆藥通過洋洋灑灑的各項臨床數據佐證說它很科學,對於病患而言也無實質的幫助。
人們常爭論哪一類醫學較科學(第一類醫學:西醫,第二類醫學:中醫),其實對病患本身沒那重要,最重要的是藥物對自身病症是否有實質幫助,是否具有根治作用,比如:糖尿病患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慢性腎臟病、慢性肝炎、脂肪肝、長新冠,以及常見婦科病...等。一般人,對於醫藥學都感到生硬難懂,所以醫師藥師說吃什麼藥我們就吃,有疑問也不知道如何問起,甚至深怕主觀意識強的醫師藥師對自己沒耐心而不敢多問,這樣醫病關係並不好,病患與家屬對每一顆藥品的正效用與負面作用都有知的權利,當長期服藥和多次更換藥品種類後,身體病症仍不見顯著改善和減少用藥時,我們可以合理懷疑不是藥效差,就是沒有對症治療(不知道病根在哪的醫學常出現問題),我們推薦久病還沒成良醫的民眾或家屬,可以到書籍參考藥愈吃病愈難好這本書,作者是日本暢銷作家醫師,在日本倡導不濫用藥物而聞名,值得一看。
岡本裕醫師書籍摘要內容
究竟為何持續吃藥卻無法長壽呢?岡本裕醫師將揭開驚人的藥物真相!
止痛藥-易忽略疾病的警訊,且慢性造成免疫力(自癒力)低下,提高罹癌的可能性。
胃藥-抑制胃酸分泌,導致消化功能下降、阻礙營養素吸收,容易罹患腸胃炎等感染症。
安眠藥-會造成白血球功能降低、免疫力低下、出現癡呆症狀,也容易變成藥物依賴症。
退燒藥-助長病毒攻擊力,感冒遲遲無法痊癒,造成體力流失,免疫力也跟著下降。
抗生素-只能消滅細菌,無法消滅病毒,也會攻擊體內的有益細菌,破壞腸道環境。
降高血壓藥-造成自立程度下降,失去活力、缺乏集中力(記憶力衰退)、腦袋不清楚、腳步不穩、排尿困難……
降膽固醇藥-抑制體內輔酶Q10產生,身體無法順利製造能量。